烟台有“黄县嘴子、蓬莱腿子、掖县鬼子”的说法,说的是这三县的人精明,非常有生意头脑。胶东半岛有三个连成一片的古县,现在都属于烟台。蓬莱还叫蓬莱,掖县现在叫莱州,黄县现在叫龙口。历史上蓬黄掖商业发达,这得益于它们特殊的地理位置:它们都位于胶东半岛的北部沿线,在烟青公路、蓝烟铁路开通前,胶东半岛,只有登州到莱州向西,一直到山东内地,这一条驿道。民国时期,沿这条线路建成了有名的烟潍公路,这条线上的蓬莱、黄县和掖县,也就成了外界进出胶东半岛的主要通道。除了陆路交通便利,蓬黄掖都临海临港,直达京津唐和东北,通达海陆,共同构成了胶东半岛的沿海商业区,成就了“腿子嘴子鬼子”的声名远扬。
龙口出名的是粉丝,但其实是招远产的,通过龙口的码头往外运,一问打哪儿来的,回答说:龙口。就这么叫起来了,龙口这地方产煤,临近的莱州产石头,招远出金子,挺神奇哈。龙口还有个出名的就是秦朝时的那个著名方士徐福了。秦始皇想长生不老,徐福就忽悠他帅五百童男童女去找仙山觅仙药,这伙计倒好,一去不回来了,一路踏上东瀛,在日本扎根了,这是真的,现在日本从学者到百姓都把徐福当始祖。徐福当年东渡的出发地,没错,就是这,龙口。
龙口南部有座山,叫南山。龙口所临的海从圈闭的渤海出来了,属于东海。然后,然后是不是引发到那句“寿比南山,福如东海”。呵呵,其实这个南山跟寿比南山的那个南山没有毛钱关系,那个南山有说海南的,有说衡山,稍微沾点边的是青州云门山,因为山上有个大大的寿字。龙口的南山的背后推手是南山集团,是的,这个南山集团可是响当当一个名字,堪与华西村、大邱庄齐名,从铝材起家,现在新南山涉及纺织服饰、金融、地产、健康、教育、旅游等为主导的多产业并举,甚至把原来的青岛航空也给买了。所以,这个南山,就是南山集团着手打造的,从一座佛开始,影响一座山,从一座山绵延,盖起一片房,从一片房之后谋划建机场。但好像机场的事没成,被蓬莱抢去了。
建在南山上的南山大佛是一座举世罕见的锡青铜释迦牟尼大坐佛,高达38.66米,重达380吨,堪称世界第一铜铸坐佛,是龙口的地标性建筑。大佛底座下面建有功德堂、万佛殿、佛教历史博物馆,能更深入地了解佛教文化的丰厚底蕴。
在南山住了一晚,清晨起来有机会近距离的感受南山集团。说起南山集团,不得不提到创始人宋作文,50户村民前宋村的支书,一路圈地并村,打造了一个南山帝国。而之前的前宋村也改名叫南山村。
这里的村民都住着别墅洋楼,街道旁绿树成荫,他们有自己的电台和报纸。
很明显,南山是从宋作文倒运木材攒下的5000元钱开始的,直到累积到400亿以上。从一个概念开始,从模模糊糊到看得见摸得着,这是中国局部富裕的一个典型案例,但不是个例。
村民们没有因为出让土地变得流离失所,他们过上了城里人一样洋房生活,还有城里人所没有的空气和绿色。
财富的积累有这个特点,当你聚集到一定程度之后,一切似乎都顺理成章了,财富会像雪球一样越来越大。
一群农民在一个老农民的带领下,用了30多年,实现了从一个村到一座城的蜕变。
所有这一切的展开,都围绕着一座本不知名的的山,本该存在于乌托邦里的那座“南山”。
小学学历的宋作文,低调又低调,当地人似乎对他的情况也知之甚少,或者是有意避而不谈,起码我在南山的感觉是这样的。
低调的宋作文在2000年的时候做出了一个决定,挣下的钱不能分掉,要花掉,除了投入生产之外,就是要建造一座大佛,要大,还要精美绝伦
她的存在,是为了让南山不但有肢体还要有魂灵。实话实说,大佛这么大的体积,神态及比例都是相当到位的。除此之外,禅院,寺庙开始日常的吟诵,像是在给南山输入血液,期待着多少年后的一天,重生。
它的存在就是要让所有南山人抬起头的时候,都可以看见那座大佛,她安静从容的看着我们,庇护着我们,这是另外的一种朴素而执着的信仰。
他们的起点可能就是远处冒着白烟的高高烟筒,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知道,那绝不是终点。
上周心血来潮准备发一发龙口带回来的海参。搜了一通度娘,感觉还是比较烧脑的工作,要发,要纯净水,要煮,要开膛,要去沙嘴留筋,还要远离油,传说干海参碰到油会化掉的,小心翼翼的走完流程,居然也发出了12CM的海参。更难能可贵的是海参品质好,野生,不盐干不糖干,放点葱段爆香,下米饭味道好的不得了。干发海参说明了一个事实:膨胀到一定程度,就快等着进锅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