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标签: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常识 >

【红色延安的故事】《一件棉衣》(上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17 08:03:59    

一件棉衣(上)

“他们最大的魅力就是简朴”——这是1944年到达延安的美军观察组对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最深刻的印象。简朴、纯洁的生活,正是延安时期共产党人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原因之一。这种简朴,体现在他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、点点滴滴,也体现在这个群体的每个人,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身上。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延安,他们简朴的生活,让群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真正的人民公仆,“为人民服务是货真价实的”。简朴的背后,是党与群众同甘共苦。

杨家岭位于延安城北门外几里路的地方。这里原来是一个偏僻的小村庄,只有10户居民,总共不到50口人。这是一条东西向的小山沟,沟两旁的山坡上,有几孔土窑洞。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日子里,毛泽东就住在这里,日夜辛勤操劳,领导着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。

陕北的冬日,是最难熬的。清冷的阳光照射着黑黝黝的山脊和赤条条的树干。寒风袭来,树干随风摇曳,更显苍茫萧瑟。中央机关的同志们已经穿上了新发的棉衣,即便这样,仍使很多南方来的同志难抵严寒。而在领袖毛泽东的身上,仍然穿着一件已经穿了好几年的灰土布棉衣。棉衣的颜色已经非常陈旧,两个胳膊上打满了补丁,袖口都露出了棉花。警卫员们看在眼里,急在心上,他们几次提出要给主席换一件,可他总是说:“现在边区的经济很困难,大家的生活都很艰苦,我们应该省吃俭用。棉衣破了,洗洗补补,还可以穿嘛!”如此这般,就把警卫员们打发了。

此时的毛泽东工作非常繁忙,经常要到中央各部、军委、抗大、马列学院和陕北公学等单位开会、作报告,他自己身上穿着破旧的棉衣,而警卫员们都穿着新棉衣,走到哪里,哪里的同志们都有意见,说警卫们没有照顾好主席的生活。

警卫员把情况反映给管理局,管理局决定给主席做一件新棉衣。他们想办法找了几尺较好的蓝布,请被服厂做一件棉衣。

相关文章